在排除同卵多胞胎(即鉴定对象可能存在异卵多胞胎或其他独立个体)的前提下,亲子鉴定结果的鉴定意见通常如下:
1. 支持亲子关系
表述:"在排除同卵多胞胎的干扰后,被检测父/母与孩子的遗传标记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,亲子关系概率(RCP)≥99.99%(或具体数值)。支持被检测父/母是孩子的生物学父亲/母亲。"
科学依据:孩子的等位基因均能在被检测父/母的基因型中找到来源(即每个位点至少有一个匹配的基因),且统计学计算支持亲子关系。
2. 排除亲子关系
表述:"在检测的多个遗传标记中,被检测父/母与孩子存在≥3个以上(或实验室设定的阈值)不匹配的基因位点,且不符合遗传规律。排除被检测父/母与孩子的生物学亲子关系。"
科学依据:若多个位点不符合遗传规律(如孩子携带被检测父/母均不具备的基因),可判定无亲子关系。
3. 特殊情况说明
异卵多胞胎或其他亲缘关系:若存在异卵多胞胎或其他近亲(如兄弟、叔伯等)参与检测,需额外说明:"本次结论基于排除同卵多胞胎及被检测个体为近亲的假设。如需进一步区分,建议增加检测位点或补充其他亲属样本。"
注意事项
技术局限性:亲子鉴定无法100%排除极罕见的基因突变或实验室误差,但可通过复检或增加位点提高准确性。
伦理与法律:鉴定结果需结合法律要求(如司法鉴定需全程见证),并避免用于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等违规用途。
示例报告结论
"经检测XX个STR位点,被检父亲与孩子的基因型符合遗传规律,累积亲权指数(CPI)为XXX,亲子关系概率≥99.9999%。在排除同卵多胞胎的前提下,支持被检父亲为孩子的生物学父亲。"
如需进一步解释或定制化表述,请提供更多检测细节。